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简析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心理危机预防是针对儿童心理危机的主要防治手段,由于家庭原因,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行为引导与思想影响,容易形成心理危机,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。儿童时期是人心理
心理危机预防是针对儿童心理危机的主要防治手段,由于家庭原因,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行为引导与思想影响,容易形成心理危机,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。儿童时期是人心理思想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,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至关重要。因此,农村教师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,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,给予学生关爱,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成长。
一、心理危机概述
一般情况下,危机主要是指人遇到突发事件之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,如:地震、火灾、痛失亲人等;还可以指人的一种紧张状态。当儿童遇到较大的环境变化或者重大问题时,若无法有效解决,无法获得帮助,则会积压紧张情绪,思维平衡遭到破坏,产生无所适从、行为混乱的情况,这就是一种心理危机状态。
二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危机的体现形式
逆反心理是留守儿童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时最常见、最明显的症状。主要体现为缺乏安全感,容易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,认为周围的同学都欺负他,对外界具有较强的敌对意识。在学校中,这类学生容易出现迟到、早退、逃学、顶撞教师、斗殴等情况[1]。
自卑是农村留守儿童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时的一种常见反应。由于特殊的家庭结构,留守儿童在面对家庭美满的同学时会产生羡慕,并以自己的家庭结构为自卑因素,形成情绪低迷、心理脆弱等现象,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厌世心理。
厌学是很多学生都会出现的一种情况,不同的是,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厌学心理是由外界环境导致的。主要是因为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,无法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,让学生感受到更大的学习困难,从而产生厌学心理。一般情况下,留守儿童对人际交往具有极端的心理,主要表现为易怒、无法沟通、偏激等。
三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危机防御机制
1.灵活运用干预手段,强化心理疏导
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危机问题,教师要灵活运用干预手段,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,控制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,尽量减少心理危机问题对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。农村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,运用预防性干预手段,建立安全、和谐、稳定的校园环境。重点建设良好校园文化,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,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。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,教师要注意对男女生分别进行生理健康教育,引导留守儿童顺利度过迷茫期,避免出现心理危机问题。此外,还可以运用引导性干预,比如:发生了地震事件时,校方及教师要积极进行引导,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,控制事态,维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[2]。
2.建立电子留守学生档案,注意观察学生动向
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危机问题,教师要深入进行校园学生家庭状况调研,采集准确的数据信息,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。如:人员结构、父母工作、父母情感、是否为重组家庭、监护人身份等,并建立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电子信息档案,将其作为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重要展开依据。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,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。教师还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在校情况,若发现学生有较大的情绪变化,则可以调取电子档案。结合档案情况对其进行家庭访问,深入了解实际情况,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干预策略[3]。
3.定期开展集体活动,加强家校联系
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危机问题,教师要定期开展集体活动,依照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”中的相关要求与规定,完善教育规划,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。教师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带领班级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集体活动。如:篮球比赛、上山郊游活动等,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,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、同学的关爱,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[4]。
四、结束语
综上所述,农村小学教师要认真观察班级小学生的状态。若发现班级学生出现自卑心理、厌学、远离人群、逆反心理强等情况,则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,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。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干预手段,建立电子留守学生档案,定期开展集体活动,加强对班级留守儿童的管理,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状态,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。
[1] 王素华,何雪玲.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[J].校园心理,2018,16(4):302-304.
文章来源:《中国预防兽医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yfsyxbzz.cn/qikandaodu/2021/0519/1290.html
上一篇:济南市某看守所在押人员童年创伤经历与自杀意
下一篇: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与化解研究